(精品輔導 全方位 高層次 立體式 多媒體融入教學)
咨詢電話:15811108818 艾老師微信:cucv?ip 加時備注一下名字、考什么專業。
中傳碩士考研網
(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考到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碩士MFA,文化產業項目策劃方向)
我的初試成績為如下:政治58,英語78,藝術基礎127,藝術綜合102,總分365,雖然分數沒有其他400+的大神那么牛逼,但于我而言,能過線已是滿足和感恩。首先,政治的復習,由于我的分數不太高,所以覺得也沒什么發言權,但給予一些忠告和學習方法還是很有必要的。我從9月開始我的政治復習,高中時一名文科生,本以為在政治上會有優勢,只要“重拾舊愛”,努力背背,拿個70應該沒有問題,相信這也是一些文科生們的想法,但我對這門科目的忽視卻的確讓我大跌眼鏡,事實證明,考研就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松懈,實在是分分必爭。我從9月開始每天看一章考研大綱(粉紅色封皮)里的內容,再做一章肖秀榮1000題里的選擇題,錯的地方用熒光筆在大綱上標出,這樣比較顯眼,后期可以直接看熒光筆標出的地方來記憶和背誦;完成第一遍以后再進行肖秀榮1000題的二刷,如果是兩次都錯誤的題目要用一張白紙記下來頁數題號,到時候第三次看,這主要是針對選擇題的做法,而且選擇題做多了對大題也是有好處的;到了11月,12月,各大機構會紛紛出版各種最后一套卷,這時候就是練大題的時候了,當然,不是要求你每一套卷都全做完,而是要把里面的知識點考點自己用本子總結下來,像是肖四肖八最后五道大題分別出了哪些知識點,一帶一路,G20峰會,工匠精神抑或人生價值,一列出來后,哪些是最重點的就一目了然了,然后總結,有重點地去記憶和背誦。關于政治,我最忠實的忠告就是肖四和肖八的重要性,尤其是肖四,今年考研大題幾乎原封不動地出了4道,將近5道,我知道肖四肖八的重要性之前無數考研前輩也已經強調過,但我當時就是覺得肖秀榮又不是命題組長,反押題傾向也是很有可能會有的,所以還是沒有十二分地重視,沒想到大題直接就是“考場見”,因此建議學弟學妹們后期一定要下苦工背大題,考前模擬幾次來掌握時間,政治基礎不好的同學可以8月開始聽各大機構的政治基礎班,讓自己對考點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以利于后期的第二第三輪復習。
英語方面,我的成績中等,按考得好的水平發揮出來可能也就82,83左右,所以我覺得這門科目我的提升空間沒有很大,而且專業課的復習耗費了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因此留給英語的時間可想而知,尤其是后期,看英語的時間可以說是越來越少,但自己一直對英語比較有興趣,還是有一點點基礎的,所以才敢熱烈用三分之二的時間去擁抱專業課。但其實在考研復習的前期,尤其是3,4月份的時候,我對英語的關注是沒有停止過的,因此英語復習最重要的時間是前期,這是一個積累和打基礎的過程。我背單詞用的是新東方的綠皮書,最喜歡的就是這本,反復背和看,也沒有數背了多少次,個人比較喜歡單詞,所以也沒有覺得厭倦和疲憊,而且我個人不太喜歡百詞斬和扇貝之類的背單詞軟件,只喜歡背書本上的單詞,可以隨時做筆記,這還是要看個人喜好,不強求;后期過了一遍朱偉的《戀戀有詞》,純粹跟風而且喜歡書的封皮設計,盡管大家都在推薦這本書和相關視頻,但我也并沒有覺得講的有多好,節奏略拖沓,因此我認為背單詞還是一本書看透就好了,反復記憶,不求多,而且一定要結合短語和句子來記憶才能影印象深刻;關于閱讀,非常推薦新東方唐遲老師的閱讀課和長難句,讓人醍醐灌頂,不論對考研抑或四六級,對整個人的英語成績提升我覺得都是幫助很大的,而且唐遲老師上課屬于干貨型的,廢話比較少,個人就喜歡這種;前期我在背單詞的同時一直在做英語一的卷子,但不得不說,英語一和英語二的思維方式和出題方式還是有差別的,這也導致我后期放棄做英語一了,但是前期去研究英語一的文章還是對考研英語學習很有幫助的,可以從中練習長難句的劃分和理解,記憶單詞,出題套路等等,做習慣英語一再去做英語二會非常非常明顯地感覺難度的下降,做起來會很順手。但不得不提醒一下,2016的英語二是偏簡單的,因此2017難度很有可能會上升,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關于作文,我并沒有去總結所謂的模板,但后期會把一些好詞好句寫在本子上,慢慢積累,考試時就能及時用上,而且后期一定要多寫作文,同時練習字體,給改卷老師一個好的印象。
關于專業課一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如果我的專業課一也考差了,那我真的就徹底沒戲了,事實證明,花大量的時間在專業課的復習上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尤其對于我這個跨專業的同學來說,而且我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非常喜歡這門課程,他的考點涵蓋中國美學,電影電視,廣播,音樂等等,而且專業課一和二的內容很多都是相通的,但我一開始復習時并不清楚這點,以為一定像高中的學習一樣,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但其實都是言之有理即可。當然,言之有理不是說可以想到什么寫什么,更不是詭辯,你的腦子里有了素材,理論,內容后還有有邏輯地把內容展現出來,讓老師改卷時和你產生共鳴。所以我覺得專業課一的考試中,邏輯,文采,字體是很重要的,其中,邏輯最重要,也就是答題的層次感。例如藝術與科技,你不能一直說科技為藝術的呈現帶來了那些震撼人心的效果,即一直從視覺呈現來說,這樣答題就非常不立體,不多元,而可以從藝術的創作,傳播,接受或是內容與形式等方面來立體地,有層次地闡述,理論加上例子的充實,再加上個人新穎的觀點或一些名人名言,藝術理論,字體再好看些,那分數基本就不會低了。而我個人的方法則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從9月開始每天練習一道藝術大題,從分層,理論到例子寫好,寫多了考場上不管例子還是名言就會信手拈來,當然,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有人不喜歡寫或是覺得寫大題會浪費時間的話也可以自行總結答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關于專業課二,今年有了一定的改革,明顯更注重學生的應變能力,靈活能力,減少了死記硬背的分數,名詞解釋從80分減少到45分,不再是“得名詞解釋者得天下”,但仍然不能忽視。今年的簡答題和大題比重上升,與實時熱點的關系更密切了,例如今年考的直播,但盡管題型變化,考的內容還是不變的,題目問法可以有一千種,但美學,藝術的內容還是可以由自己靈活運用,總結起來還是幾個詞----有邏輯,有思想,有文采,字體好。邏輯即清晰的思路和分層,可以多練習來突破,有思想,有文采需要多關注一些相關公眾號,摘抄起有趣的觀點以及多看艾老師的輔導資料來自行總結以及長期的閱讀積累來實現,在這里我還是要提到一種敏感性的思維,就是在閱讀公眾號或書籍的時候不要單純地去看,看到好詞好句好觀點看完就了事,要有敏感的思維來把看到的好內容與專業課的復習聯系起來,如看《人民的名義》要想起藝術與政治,看《我想和你唱》要想起互聯網+,看G20峰會開幕式要想到藝術與科技等等,這都要靠一步一步的積累。而艾老師的學習資料里也總結了很多有趣的有用的例子,能夠幫助我們的學習和理解,自己可以再從中總結出一些經典的例子,寫大題就不愁沒話說或說不好了了。
最后,感謝北廣之約一年來給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學習上的指導,感謝艾老師的鼓勵和指點,也感謝自己一年來的努力。要堅信,我們所熱愛的,終會給我們堅持下去的勇氣。在考研路途中,最重要的,就是永遠不要放棄。共勉。
本文作者:欣欣學姐,北廣之約考研輔導班的學員,2017年用自己在考研路途上的付出,如愿以償被錄取為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碩士MFA(文化項目策劃與創意設計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