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輔導 全方位 高層次 立體式 多媒體融入教學)
咨詢電話:15811108818 艾老師微信:cucv?ip 加時備注一下名字、考什么專業。
中傳碩士考研網
中國傳媒大學 2023年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人文社科基礎》真題
來源:艾老師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關于中國傳統的“文”“文學”及“文學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文”在先秦時尚無確定的含義,可以指“文采錯雜”“紋路”“文章”或“詩歌”。
B.在先秦時代,“文”往往專指韻文,與不押韻的“筆”即接近現代意義的“散文”概念相對而言。
C.所謂“文學”,先秦時代的含義很寬泛,或文章博學,或儒家學說,或文章經籍。
D.所謂“文學家”,最早是由“文人”引申出來的。
解析:這道題考點----“文”“筆”對舉。B不正確。“文”“筆”對舉不是在先秦時代,而是在南北朝時期。“文”在先秦時尚無確定的含義,可以指“文采錯雜”“紋路”“文章”或“詩歌”。秦漢以后,關于“文”觀念逐漸發生變化。到了南北朝時期,“文”往往專指韻文,與不押韻的“筆”相對而言。南朝宋的元嘉三詩人之一的顏延之最早提出“文”“筆”對舉。
“文”“筆”區別的標準就看有沒有用韻。“文”往往專指韻文,與不押韻的“筆”相對而言。(此題參考書出處:《簡明中國文學史讀本》)
2.“勸百諷一”這一說法的批評對象主要是( B )。
A.《史記》 B.漢大賦 C.白居易詩 D.李煜詞
解析:這道題考點----漢大賦有一個特點就是“勸百諷一”,鋪寫的內容特別豐富而勸諷之語不過一語帶過,這種寫法被后世詬病。(此題參考書出處:《簡明中國文學史讀本》)
漢賦創作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子虛賦》在子虛先生、烏有先生爭夸齊楚諸侯“苑囿yuan you(皇家園林)之大”的無比壯闊場面的層層鋪寫之后,批評了諸侯王和天子生活的奢侈與淫靡。由于鋪寫的內容特別豐富而勸諷之語不過一語帶過,這種寫法被后世詬病,稱之為“勸百諷一”。
3.開啟虛構敘事的“自覺”時代,被魯迅評為“有意為小說”的是( D )。
A.《山海經》 B.《搜神記》 C.《世說新語》 D.唐傳奇
解析:這道題考點----魯迅曾說:唐人有意為小說。就是說,唐傳奇的出現,昭示中國古代文人小說自覺意識的出現。在唐傳奇之前,志怪小說是以實錄的方式記錄傳聞,重傳實可信,缺乏想象虛構、編織故事情節。而到了唐傳奇,是文人“作意好奇”“幻設為文”的產物,通過想象虛構、編織故事情節等方式,從事比較自覺的創作。(此題參考書出處:《簡明中國文學史讀本》)
4.在詞中大量運用典故,實現詞體與詩學傳統深度互文的做法始于( B )。
A.柳永 B.蘇軾 C.辛棄疾 D.周邦彥
解析:這道題考點----蘇軾“以詩為詞”。互文的意思是相互溝通,互相補充。
柳永也通過眾多典故展現出他的文學功底,但他沒有實現詞體與詩學傳統深度互文。柳永將賦法移植于詞(以賦為詞)。他的這種藝術手法被冠以“柳氏家法”、“屯田蹊徑”。
蘇軾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并論,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蘇軾對詞的這種變革,被概括為“以詩為詞”。我們知道,詩歌喜歡用典故,蘇軾將詩歌的表現手法,如大量用典故,移入詞中,實現詞體與詩學傳統深度互文。
周邦彥詞中也用典故,但他并沒有實現詞體與詩學傳統深度互文。
辛棄疾“以文為詞”,將古文辭賦中常用的章法、典故、議論、對話等手法移用于詞。(此題參考書出處:《簡明中國文學史讀本》)
蘇軾“以詩為詞”,將詩歌的表現手法移入詞中。詩歌喜歡用典故。蘇軾在詞中也大量用典。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諸葛亮、周瑜、小喬的歷史典故。《江城子,密州出獵》上闋用孫權射虎的典故寫出城打獵,下闋用馮唐的典故,以魏尚自許。
5.明代文學,尤其是晚明文學具有濃厚的商業氣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商業出版對于推動前代作家作品的經典化并無作用。
B.商業出版推動了通俗文學的發展。
C.文學生產一定程度上成了以盈利為宗旨的商業行為。
D.商業環境改編了作家的生活方式。
解析:這道題考點----第七編明代文學概述第四節商業出版與文學生產。其實元代文學概述在第一年真題就考察了選擇題。所以,文學的每一章的概述特別容易出選擇題;隨著印刷術的普及和商業出版的繁榮,明代文學,尤其是晚明文學,不純粹是一種精神產品,而是充滿了濃厚的商業氣息,文學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以盈利為宗旨的商業行為(C正確)。例如,前代作家作品的經典化,既與明代復古思潮密切相關,相關選本的商業刊行也功不可沒(A不正確)。明代散文流派唐宋派茅坤編選的《唐宋八大家文鈔》是現存最早的八大家散文選本,唐宋八大家之名隨之流行。商業出版對通俗文學發展的影響,更是引人矚目(B正確)。商業語境還改變了作家的生活方式。他們不僅從事創作,還涉足編輯、出版、評論等各種文化活動。過去的文人一般只有出仕為官一條窄路,如今卻能借商業市場出人頭地、名利雙收,其中最負盛名者莫過于陳繼儒(D正確)。(此題參考書出處:《簡明中國文學史讀本》)
6近年來,風靡一時的“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國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基于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一部歷史著作提出的( B )。
A.《歷史》 B.《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C.《希臘史》 D.《萬人軍遠征記》
解析:這道題考點----希臘的文學、哲學、史學中的史學。
公元前5世紀中的希臘歷史著作以希羅多德的《歷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最為有名。前者記述了波斯和希臘之間的沖突。后者則主要敘述公元前5世紀希臘黃金時代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斗爭。(此題參考書出處:《世界文明史》)
美國學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援引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的一句話:“使戰爭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勢力的增長和因而引起斯巴達的恐懼。”他根據這一論斷來觀察過去500年世界大國競爭的歷史,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說,即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崛起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或者叫霸權國、守成國),而現存大國因為懼怕崛起國,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就變得不可避免。年輕力壯的獅子總想成為獅群的首領,而現有的首領一定會將他扼殺在搖籃里。
兩千年后,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被美國用來隱喻“美蘇冷戰”,2012年,曾出任美國智庫的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再次杜撰出修昔底德陷阱來論述中美關系。
然而,真的存在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嗎?我們認為,“修昔底德陷阱”是精心包裝的話語陷阱。美國歷史學家阿瑟·沃爾德隆曾撰文駁斥“修昔底德陷阱”。他提出,今天的世界與古希臘截然不同,人類有更多的智慧來避免歷史重演。我們相信,和平、發展、合作、互利已成為當今時代政治話語的主題。我們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7.絲綢之路是世界歷史上重要的文明交通通道。一般認為,絲綢之路正式開辟的標志是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派出副使訪問當時的大國( B )。
A.波斯帝國 B.安息帝國 C.薩珊帝國 D.羅馬帝國
解析:這道題考點----中國與安息和薩珊王朝的文化交流:安息為開辟絲綢之路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是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帶著一百多人的出使隊伍離開長安,經隴西向西進發,但不久就被匈奴俘虜。張騫始終沒有屈服,并在11年后乘匈奴防備疏松,終于和隨從人員逃出匈奴。公元前119年(一說公元前115),張騫率領300人的使團第二次出使西域,帶著絲綢等珍貴物品和大批商旅隨行,來到烏孫、大宛等國,他們的副使還到達安息,拜見了安息國王。據說安息國王非常重視他們的來訪,派兩萬騎兵迎中國使者于國界之外。以后又派遣使節回訪漢朝,并獻上鴕鳥蛋和雜技藝人。一般即以這次中國安息使節往來作為絲綢之路正式建立的標志。(此題參考書出處:《世界文明史》)
8.歐洲啟蒙思想家( D )是一位有名的中國迷。他幾乎言必稱孔子。他于1767年寫就了《中國專制制度》一書,由此為自己贏得“歐洲孔夫子”的雅號。
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魁奈
解析:這道題考點----“歐洲孔夫子”A.伏爾泰和D.魁奈,兩個人其實都有這個叫法。但是這道題限定了他寫就了《中國專制制度》一書,所以只能選魁奈。魁奈對奉行儒學的中國文化和政治體制頌揚備至。(此題參考書出處:《世界文明史》)
9.不屬于俄羅斯文明特征的是( A )。
A.天主教的政治作用突出。
B.沙皇專制長期延續。
C.社會惰性與社會變革并存。
D.具有強烈的擴張傾向。
解析:這道題考點----俄羅斯文明特征。A.應該改為:東正教的政治作用突出。1054年,基督教發生東西方大分裂。天主教(西派)普遍用拉丁語,東正教(東派)普遍用希臘語,具有希臘文化的痕跡,它注重禮儀和強調正統。
俄羅斯正教會成立于11世紀,為東正教的一部分。發展到現今,俄羅斯正教會也越來越超過希臘正教會,成為了東正教內的中堅力量。(基督教的教派主要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小教派,目前全世界約有23億基督信徒。)(此題參考書出處:《世界文明史》)
10.獲得獨立后,非洲各國紛紛開始探索自身的現代化之路,不屬于非洲現代化道路選擇的是( D )。
A.資本主義 B.非資本主義 C.村社社會主義 D.民主社會主義
解析:這道題考點----非洲文明發展的不同模式。
第一,資本主義;第二,非資本主義----以社會主義為發展方向。這種發展模式的本質就是不經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實現從殖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這與歐洲社會主義國家特別是蘇聯對非洲的滲透和影響分不開。許多國家奉行“科學社會主義”,實際是蘇聯式的社會主義;第三,村社社會主義----不同于資本主義和非資本主義道路的,以非洲傳統村社為基礎的一種發展道路。這三種發展道路雖有很大差異,但從結果來看,都不盡如人意。(此題參考書出處:《世界文明史》)
11.以下關于“文化全球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媒介形象穿越國界在世界流通,文化越來越全球化。
B.文化全球化在消滅地方文化。
C.地方文化對文化全球化的抵抗是文化多元化的體現。
D.文化全球化意味著“我者”與“他者”的身份混雜趨勢在增強。
解析:這道題考點----媒介全球化
A.正確。媒介全球化跨越了文化的界限,文化越來越全球化。
B.不正確。原書的確提出“美國的電視、電影和音樂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很常見。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外國的進口產品甚至統治了當地的文化。”但原書作者不是要談這個,
而是緊接著在后面,證明這個觀點是復雜的,是有爭論的。這些話就出自這一小節“有關文化帝國主義的爭論”。原書:一些標志標明地方文化比我們想象的富于抵抗力。比如我們可以進行保護地方文化的斗爭(如出臺限令);而且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眾對美國產品有不同的解釋(積極的受眾的能動性),而且不是美國所有媒介產品都占統治地位,對不同種類媒介要加以區分(如美國電影在很多別國有市場,但美國別的媒介產品如美國音樂、美國新聞不見得有優勢)。一些當地制作的節目很好地迎合了當地的文化,因而會非常流行。因此在一些情況下,本地制造商能夠成功地與全球媒介企業集團競爭。
上述文字都證明:地方文化有抵抗力,可保護,能競爭,文化全球化不會消滅地方文化。
C.正確。參見上文,一些標志標明地方文化比我們想象的富于抵抗力,出現文化多元化。本題再次印證,嚴格學習、深入理解參考書,才不會理解偏差。
D.正確。文化全球化意味著“我者”與“他者”的身份混雜趨勢在增強。原書: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種族的人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而是混雜到了一起。正如一些人所說的,我們正生活在“后工業化”或“信息化”社會。
12.以下關于“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的提法不適用于當下的互聯網時代。
B.“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運動緣起于信息生產與分配嚴重不平衡。
C.“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運動是必要的。
D.“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旨在矯正信息分配機制和結果。
解析:這道題考點----全球性的媒介內容(全球化的媒介內容)----信息流里的政治----“世界信息與傳播新秩序”之爭。這道題比較簡單。
自從世界進入大眾傳播時代,西方發達國家就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傳播科技主導著全球傳播的話語權,它們的文化支配了發展中國家的文化。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世紀80年代召開了一系列會議進行研討,提出了一套旨在打破現存的世界信息傳播不平等格局的改革方案----建立“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這種改革試圖反抗由美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及其全球媒介集團支配的全球傳播秩序,建立一種更加民主的、公平的、均衡的新的全球傳播體系。這是第三世界國家對現存的全球傳播秩序造成的信息不平衡、文化侵略、文化帝國主義等現象的不滿和對本國文化生存、信息生態可能造成傷害的擔憂。所以BCD正確。
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這種提法仍舊適用!網絡空間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世界不能任由網絡霸權橫行。所以A不正確。(此題參考書出處:《媒介·社會》)
13.在媒介組織與從業人員的關系中,以下描述不準確的是( D )。
A.媒介組織的規范性要求影響從業人員的內容生產。
B.媒介組織的內容生產慣例約束著從業人員的內容想象。
C.從業人員可以通過打破慣例試圖改變媒介組織的生產規則。
D.媒介組織的要求對從業人員而言是一種壓迫性的約束因素。
解析:這道題考點----第四章媒介組織和從業人員
A.準確。媒介組織的規范性要求影響從業人員的內容生產。←束縛性
B.準確。媒介組織的內容生產慣例約束著從業人員的內容想象。←束縛性
C.準確。從業人員可以通過打破慣例試圖改變媒介組織的生產規則。←能動性
原書:從業人員制定某些規則或規范來確保節目選擇過程的順利且常規的進行。
D.不準確。媒介組織的要求對從業人員而言是一種壓迫性的約束因素。(不是壓迫性,應該改成束縛性(約束、限制的意思))
這道題讓選不準確的,壓迫性說法不準確。全書,本章沒“壓迫性”三個字,只有束縛、約束、限制。此外,從業人員能動性很大,如對政治約束的回應:法律條文的通過是一回事,執行管理是另一回事,從業人員可不執行。
國家的管理政策通常需要解讀,這就使得媒介組織可以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解讀這些規則。
總之,媒介組織的要求對從業人員不是一種壓迫性(強制別人服從自己),只是限制、約束。
(此題參考書出處:《媒介·社會》第四章媒介組織和從業人員)
14.以下關于媒介技術與社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媒介技術的發展是社會建構的結果。
B.媒介技術不能用社會建構加以解釋。
C.媒介技術是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結果。
D.媒介技術具有束縛人類行為的作用。
解析:這道題考點----第九章媒介技術與社會變化
此題參考書出處:《媒介·社會》,“媒介技術與正在進行的社會活動是緊密聯系的。”這部分的原書標題就叫做“媒介技術的社會性建構”。所以,A選項正確。那B選項就肯定是錯誤的。因為兩個選項是相反的說法。
C.準確。媒介技術是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結果。有同學把這句話斷句為:媒介技術----
是----自身發展的結果。如果這么斷句,這個選項就不對了,脫離了社會建構影響。
但實際這句話的斷句是:媒介的技術----是(廣泛的)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結果。
這樣理解這句話就沒毛病了。如電子媒介技術、數字媒介技術都是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結果。
D.選項出自參考書原話,作者再次強調:這種認識建立在從社會學角度理解媒介技術的基礎上。
《媒介·社會》不用擴展任何傳播學知識點,這本書強調的是社會學的束縛性和能動性!這是本書核心!比如媒介技術→(束縛)人類行為。媒介技術是一個結構性的約束!再如大題考了“積極的受眾的意義的建構”就是考的受眾的能動性!
15.關于廣告與新聞媒介的關系,以下說法不準確的是( C )。
A.廣告以一種總體來說可預測的方式影響新聞,而不是直接決定新聞內容。
B.廣告并不能直接決定新聞的內容,但是新聞也并不能完全獨立于廣告之外。
C.新科技和市場定位在改變媒介的大眾定位,也在改變廣告的媒介投放定位。
D.新媒介技術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廣告主的重要影響。
解析:這道題考點一廣告對新聞媒介的影響。廣告對新媒介的影響。
A.B.準確,出自《媒介·社會》參考書原話。
D.準確,出自廣告客戶(廣告主)給新媒介技術經濟支持,對其產生重要影響。
原書:新媒介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廣告客戶(廣告主)的經濟支持。例如,對于互動電視和以光盤形式存在的雜志的大面積推廣,都被認為是“通信革命”主要潛力的代表,但因為部分廣告商對此缺乏信心而使推廣受阻。原書作者專門舉例來證明廣告主對新媒介技術的重要影響。
C.不準確。新科技和市場定位在改變媒介的大眾定位(←準確),也在改變廣告的媒介投放定位(←不準確)。
二.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簡要陳述中唐時期各體文學的發展狀況。
2.結合“解放區文學”簡述“民族形式”的創作體現。
3.從根本上來講,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特性。請簡要陳述個人的獨特性如何可能為他人所理解?
4.簡述傳統的主要特征。
三.論述題(每題30分,共60分)
1.談談你對傳統東亞文明的特征及其現代化轉型特點的認識。
2.請論述積極的受眾與媒介信息的意義建構之間的關系。